综合素质提升活动——“疾”在分秒,“救”在身边

日期:2022.12.09

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每天约有1500人=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脏骤停,其中80%的心搏骤停发生在院外。为普及心肺复苏知识,让更多同学掌握“黄金4分钟”的急救技能,电气工程系的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急救技能培训。

电气工程系苏国声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急救基础理论知识,着重强调心肺复苏对心跳骤停患者施救的关键作用——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及时有效的基础生命支持,生存率会提升30%。他围绕正确紧急呼救、心肺复苏、溺水救援等突发事件处理,对急救知识和基本救护原则进行讲解。特别强调在突发意外伤害和急危重症情况下,急救知识对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性,尤其是心肺复苏对心跳骤停患者施救的关键作用。

苏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急救模拟人开展模拟救护。“环境安全→没有意识,拍打双肩,大声呼唤→十秒内评估,呼吸循环→心脏按压,胸骨下段……”苏老师边演示,边讲解急救步骤、手法要点等规范要求。

同学们对急救操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模拟示范演示结束后,苏老师邀请现场的同学分组开展演练,手把手示教,帮助他们通过实践加深印象。同学们认真学习揣摩心肺复苏操作,经过三到五组的实操练习,操作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动作越来越规范标准,大家也纷纷用手机把整个操作过程记录下来,准备传递给更多的人。

同学们标识,学习完心肺复苏技能后,深刻地体验到了医护工作者的辛苦与不易,理解了心肺复苏对于抢救急诊患者生命的意义,自己会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关爱生命,从“心”开始。希望每一次发生心脏骤停时,第一目击者都能在第一时间伸出双手拯救生命,为专业人员到来多争取一些时间!此次科普急救知识活动,让参与培训的同学们对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亲身实践,掌握了宝贵的急救技巧。

11.jpg

22.jpg

33.jpg

44.jpg

55.jpg


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