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技师学院这堂思政示范课,有“知”有“味”

日期:2023.06.09

“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许下什么愿望?”紧跟授课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在愿望卡上纷纷写下自己的愿望,有的写下”我希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的写下“希望旅美熊猫丫丫实现吃笋尖自由”,有的写下“通过自己学习的技能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学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学展示现场。

怎样用心教好思政课?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入、讲透彻、讲鲜活,让学生将思政课的“大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新时代技工教育大思政课,6月9日,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展示暨研讨会。院领导何启谋、黄贵平、吴伟烈、柏雪梅和学院有关部门、各学系、各校区负责人,全体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何启谋院长在讲话中强调,要增强环境育人水平,营造“大思政”的学习氛围、文化氛围、环境氛围;要增强讲故事本领,在思政教育中善于讲好党史故事、中国故事、技能成才故事;要增强教育语言艺术,与学生建立相互信赖关系,以平等、交流等方式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发学生共鸣,培养具备责任担当、有本事、靠得住的高技能人才。

沉浸式授课,让思政课更鲜活

当天上午,思政教师郑安妮讲授了党员示范思政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从课前任务开始,以分享优秀实物作品和短视频作品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以吾辈之技,诠释我心中的中国红;用吾辈之手,诠释我眼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她运用小游戏、诗歌朗诵、致敬抗美援朝战士等多种形式提升课堂活力,于无形中推动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还发放两份任务卡,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整节围绕当代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不怕吃苦的主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不负韶华。“这次课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激发我们技能报国、技能逐梦的热情,我们定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去努力奋斗!”在场的学生激动地表示。

学院教务处党支部书记、副处长杨抒超介绍说,开展党员思政示范公开课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举措之一,接下来将在各学系、各校区推开党员示范课活动。

深度评课,让示范课更透彻

学院领导、教师共近百名参与全程听课。示范课结束后,进行评课交流研讨。既肯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也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大家认为,授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在融入、结合、拓展等方面层层递进,可操作性强,师生互动效果好。与会领导、教师就怎样讲好中国理论,怎样推进思政课与专业的双向融入,怎样在价值观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梦想,怎样创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以及如何设置“流量”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学院质检系党支部书记、负责人蔡锦韩指出,专业课要融入思政元素,思政课也要融入专业元素,这要求思政课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也要备专业、备职业,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来讲思政课,学生更容易接受。

主题报告,畅谈“三进”工作中的教师担当

当天下午,学院党委办公室负责人、高级讲师许实霖作了《学思想 重实践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担当作为》的主题报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总书记对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的重要论述,分析解读学院推动办学高质量发展中关于思政育人、理念育人、景观育人和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任务要求。他指出,学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师要在“学”“思”“联”“教”“研”五字上下功夫,做到在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担当作为。

互动交流,让研讨更有深度

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经验交流研讨环节,四位老师分别围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介绍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做法和优化建议,现场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庄丽珠老师紧扣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方面进行思政课教学经验分享。备课方面,要依据循序渐进的进阶理念设置教学目标,选取案例要体现“两个结合”;教学实施方面,要巧设环节巧用方法,如“用习语”“用故事”“用成就”,采用案例、视频、活动和实践教学。评价方面,要通过课后习题、课后实践、心得体会、技能竞赛等方式,验证入脑程度和掌握程度。

陈艺琳老师以新任思政课教师的角度,分享了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一要及时关注最新理论更新知识储备,二要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和结合专业背景,三要多渠道补齐学生认知面和注重过程性评价。

蔡泽煌老师以《仪器分析》课程思政实践为案例,探讨了如何寻找课程思政的要点以及怎样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的问题。如在专业课程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因素,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以及道德修养等内容,用教师自己的语言谈思想、说素养、讲故事,水到渠成,无缝衔接,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吴苑莎老师以《跨境电子商务基础》为例分享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她介绍如何围绕目标通过挖掘育人资源,展现职业前景,创新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把思政知识点融入课前预习、教师讲解、学生实践、课后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以求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唤醒职业梦想,培养职业精神。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柏雪梅在总结时指出,身为教师,不仅教好书,更要育好人,确保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同向同行。所以,全体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使融入课程教学的思政案例更加符合国情社情,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要发挥集体备课作用,在教师、教法、课程、课堂各个环节上下功夫,促进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有机融合;围绕学院提出“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要严爱结合,润己泽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