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提质 赋能促教!学院举办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活动
日期:2024.01.18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丰富学院教学研究活动,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技艺,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助力学院整体办学水平迈向新高度。1月16日-17日,学院举办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活动。学院各教学部门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全体专兼课教师共530人参加培训。
“工学”引领促提升
为提升学院教育质量,有效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提高教师开展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课程建设等职业教学能力,进一步凝聚新思维,激发新潜能,赋能教师新成长,提高师资队伍教学水平,1月16日,学院在金新校区举行教师业务能力提升集中培训,北山湾校区、梅州校区同步设置视频分会场。
柏雪梅副院长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和《关于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安排和启动第一阶段工作的通知》,从实施基础、重点内容、评价标准、影响意义、工作方案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工作的推进情况。她表示,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工作正处在第二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学院作为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二阶段建设院校,将在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应用教学方法、建设教学场地和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立足新起点,担当新使命,紧紧围绕工学一体化发展目标,持续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学院工学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她强调,教师作为开展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重要人才支撑,肩负着培养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重任。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学习工学一体化改革的相关政策,关注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调研企业需求,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技能要求和培养标准,进而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在教学上采取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阶段就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质量检验工程系的蔡泽煌科长和潮菜烹饪与旅酒管理系陈少俊科长分别围绕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和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等方面分享学系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情况。他们表示,工学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和实施,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岗位、富有挑战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施一体化教学之前,充分调研专业的发展现状是至关重要的。深入了解专业的现状,包括行业发展、学术研究、实践应用等方面,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向,能够在一体化教学中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行业前沿知识,了解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他们强调,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程,多个关键环节环环相扣。从师资队伍的组建、专业调研的开展、专家研讨的组织、体系构建的完成、资源开发的实施、标准编制的完成、典型任务的提取,到应用实践的开展,每一个环节只有紧密结合,有机统一,才能共同推动一体化教学实施落地。
上午的培训与分享,让老师们厘清了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有助于教师了解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步聚、课程标准的建设、教学资源的开发,一化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推动学院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共研共享共成长
见“微”知著,精雕细“课”。为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创新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教师信息素养,16日下午,学院教务处林培勇副处长和叶苑苑、袁妍、马芬、欧晓璇四位老师跟与会的教师分享了在第五届全省技工院校微课比赛中组织和参赛的经验心得。
柏雪梅副院长对教务处在本次微课竞赛中的组织工作以及参赛教师的表现予以高度肯定。她认为,本次竞赛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是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考验。通过比赛观摩,参赛教师对照其它院校的同行,查找差距、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她指出,尽管本次竞赛中,学院在参赛数量、质量和奖项上取得了突破,但与大湾区兄弟院校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我们在教学教研、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还需加大力度。她强调,我们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基础。她期望,各位教师能通过今天的经验分享汲取经验,丰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将所学付诸实践,希望有更多教师能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共同竞技、突破自我、勇创佳绩!
教务处林培勇副处长就学院参加第五届全省技工院校微课比赛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学院在第五届全省技工院校微课比赛中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本次比赛的主题紧密围绕当前技工教育的发展趋势,旨在推动数字化赋能教学方式变革,加快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为此,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教务处和参赛团队在筹备阶段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严格筛选和精心打磨,参赛团队凝心聚力,无数个日夜潜心钻研,终于开出硕果。此次比赛,为学院一下阶段参加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获奖团队的四位教师代表充满激情地讲述了他们的参赛历程,详尽地介绍了筹备过程、克服种种困难的方法,以及在比赛中如何发挥出最佳状态的经验。他们认为,这次比赛的参与使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比赛中,他们不仅展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素养,还体现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表示,这次比赛的经历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教学技能,还激发了他们持续追求卓越的动力。四位教师代表还分享了他们在比赛过程中观摩其他兄弟院校作品后的深刻感受与体验,特别是许多院校在技术创新、理念表达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这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自身发展的方向。他们也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深化改革,创新教育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他们也希望更多老师能一同参与到一下届的微课比赛中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专业赋能促前行
1月17日,梅州校区、各学系、教务处公共基础科围绕专业建设、一体化教学、精品课程、技能竞赛、教研教改、校企合作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为本部门教师和行政兼课教师开展培训。
在专业培训活动中,各教学部门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有的请本学期外出培训的教师、参加竞赛的教师进行再培训和经验分享,有的邀请企业专家进校讲学,有的外出到企业进行调研,内容丰富。各部门对下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了谋划与布置,统一思想,谋好新局,开好新篇。
本学期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活动的举办,旨在让全体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通过培训,使教师在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变任职观念,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水平,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提升教学能力、努力推动工作,以新的更大成绩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