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打造“技能+文旅” 新范式 校地共绘 “百千万工程” 新图景

日期:2025.05.30

5月18日,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柏雪梅率党委办公室、教务部及相关二级学院一行,赴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开展调研,并启动教学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潮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峰,区有关部门和成田镇以及上盐村、东盐村、大寮村有关负责同志共同参加。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度挖掘潮南区电影文化底蕴,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全面激活校地协同创新动能,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实战平台,为地方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技能+文旅”新活力,助力区域经济开启“文旅经济新元年”。 

校地联动,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在调研座谈会上,汕头市委宣传部、潮南区与学院围绕“百千万工程”及文旅发展达成深度合作共识。学院依托影视制作、旅游与酒店管理、电子商务等特色专业,以“技能+文旅”模式打造全场景沉浸式实践课堂。通过短视频制作、文旅项目策划、直播带货等形式,为乡村注入活力,推动文旅资源转化。

c04fec434c01dd84571e05bac12780a.jpg

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柏雪梅率队踏上“侨乡水韵文化带”文化探秘之旅,实地走访上盐、东盐、大寮三村。调研组深入寻访上盐电影村胶卷文化长廊,探秘东盐粿品工艺工坊,考察大寮嵌瓷非遗工坊,在移步换景间触摸潮南文脉:既有电影胶片流转的光影记忆唤醒时代共鸣,又有粿品制作中蒸腾的民俗烟火氤氲舌尖乡愁,更可见嵌瓷匠人巧手裁云,将碎瓷片幻化为屋脊上的立体丹青。这场集视听味觉多维感知的文化行走,让调研组成员零距离领略了侨乡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感知文化脉动,于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间汲取奋进力量。

1a74620334319534f9a59c83f362c9c.jpg

62502554598773169458f6325db51f0.jpg

实践落地,技能活动成效显著

5月18至19日正值国际博物馆日与中国旅游日,学院师生团队赴成田镇开展“技能+文旅”实践活动,由14名师生组成的跨专业团队,以“英歌旅拍”项目为核心,深度融合非遗文化与现代传播技术,为当地文旅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能。学院英歌舞社团为游玩旅客提供脸谱描绘、英歌舞动作编排与教授等志愿服务,学院数字创意学院摄影队为游客拍摄与制作英歌舞打卡视频,潮菜烹饪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结合村落特点为游客讲解当地的民俗风情。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份英歌旅拍吧!

a453b6ecf8808d92dda7db34358a48b.jpg

c79300f063d272f9ba8270a46a5d16a.png

c3b86599daed112659c7c5caf0b7d4d.jpg

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柏雪梅表示,此次调研不仅明确了学院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更为学院专业与地方文旅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柏雪梅强调,郑正秋故居是上盐村的文化地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政、校、企三方要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学院专业特色,培养出更多文旅人才,探索出一条校地协同、文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径,既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鲜活载体,更能立体化彰显这位中国电影先驱者筚路蓝缕的开拓历程,以“技能+文旅”的呈现方式让百年光影记忆真正焕发成滋养当代的文化丰碑。

接下来,学院将以教学实践基地为核心,纵深拓展专业集群参与广度,依托主题实践工作坊、志愿赋能行动、产学研融合项目等多元化载体,打造“课程研发-实景操演-产业转化”三位一体育人新范式,构建“教学—实践—产业”协同创新网络。通过构筑文旅资源聚合赋能平台,激活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新动能,注入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势能,实现技能教育与产业无缝对接,打造区域文化发展新引擎,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创新动能。

 


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