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匠心刻万象 承非遗启新章 ——学院第十三期非遗大讲坛共赏蛋雕之美

日期:2025.06.10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民族智慧的活态传承。为深入贯彻落实“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精神,深化青年学子对传统技艺的认知与热爱,近日,学院举办第十三期非遗大讲坛“小蛋壳,大世界——从玩物尚志到以艺载道”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蛋雕艺术的奇妙世界,感受“刀尖上的非遗”如何以方寸之壳承载千年文脉,以匠心之笔书写时代新章。学院学生代表近500人参加活动,金新校区、梅州校区饶平教学点同步连线视频分会场。

8C0A7697.jpg

本期大讲坛特邀汕头蛋雕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锐波为学院学子讲述蛋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分享其多年创作心得。作为学院2001届优秀校友,陈锐波深情回顾母校的培养之恩,细述其在校学习期间的趣闻轶事,他以自身经历为例,为在场的师弟师妹讲述了自己在校期间的迷茫、困惑,又是如何在老师的鼓励下重新找到自己的热爱与方向。历经二十余载磨砺,学习工程绘图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陈锐波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陈锐波表示,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是坚实基础,工程绘图与计算机应用的技术技能看似与蛋雕艺术没有联系,但在学习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学院的教学模式让他养成了严谨细致的思维方式及在实践中锻炼出的精准操作能力,正是蛋雕创作不可或缺的素养。他鼓励师弟师妹,要在自己所学专业中找到兴趣与激情,将专业知识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勇于探索跨界之美,才能在传承中创新。

8C0A7745.jpg

8C0A7718.jpg


讲座上,陈锐波为在场师弟师妹展示了蛋雕作品的细腻与精妙,分享了他在蛋雕创作中的点滴感悟,从蛋雕艺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到技艺精髓,逐一剖析,展现蛋雕从简单装饰到承载深厚文化内涵的蜕变。他不仅将工程绘图的严谨融入艺术创作,更以蛋雕为载体,传递汕头独特的文化魅力。陈锐波强调,非遗传承不仅是对技艺的坚守,更是对文化根脉的延续,需要兼具热爱与坚持。陈锐波鼓舞在场师弟师妹,要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探索创新,以多元视角探索非遗,将非遗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与专业学习,将所学专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创新精神传承非遗,共同守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C0A7676.jpg

8C0A7680.jpg

非遗大讲坛作为学院的品牌活动,已成为师生领略非遗魅力、增进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未来,学院也将不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非遗的热爱与传承,助力构建“技能+”文化育人体系,为实现高水平技师学院目标注入文化动力。

 

 


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