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喀匠心筑梦 技能赋能成长"—— 喀什技师学院师生赴粤东技师学院研学交流活动圆满成功

日期:2025.07.18

2025年6月14日至17日,新疆喀什技师学院师生团队跨越千里,走进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开展为期4天的师资能力提升研学活动。本次行程以潮菜烹饪技艺实训、潮汕文化体验、校企实践观摩为核心,通过“课堂教学+非遗研学+产业对接”的立体设计,为两地职业教育搭建起技能交流与文化互鉴的桥梁。

一、潮菜技艺实训:从标准化教学到匠心传承

在潮菜烹饪学院,师生们以“一日双训”模式系统学习潮汕经典菜式。15日上午,专业教师示范沙茶牛肉炒粿条的“热锅冷油” 翻炒技法,详解牛肉腌制时淀粉与调味料的配比要点,确保粿条裹酱均匀、牛肉鲜嫩多汁;同期开展的牛肉丸汤教学中,师生们学习如何以牛肉丸为原料,搭配牛骨高汤与辅料熬制鲜香汤品,重点掌握汤品调味与食材搭配的关键技巧。下午,以南澳岛特产紫菜为核心原料,师生们学习紫菜炒饭的预处理工艺与火候控制,确保紫菜脆而不焦、米饭粒粒分明;紫菜鱼丸汤环节则围绕鱼丸食材,研习如何通过高汤调配与紫菜搭配,烹制出鲜香味美的特色汤品,充分呈现潮汕“海味入膳”的饮食特色。

行程中,团队先后走进“老潮兴・做粿人家”非遗馆、澄海蔡溪记全牛宴非遗馆。在“老潮兴”非遗馆,匠人现场演示鼠壳粿等传统粿品的制作工艺,糯米粉团经揉捻、包馅、压模后化作印纹精美的民俗美食,米香与馅料的甜香交织弥漫;在澄海蔡溪记全牛宴非遗馆,师生们不仅聆听了“三捶三摔”手锤牛肉丸的非遗传承故事,更亲身参与体验——手握铁槌跟随匠人节奏捶打牛肉,感受肉质在千次捶打中逐渐起胶的肌理变化,直观领悟潮菜“以技塑形、以心传艺”的匠心内核。味觉体验与非遗技艺实践深度融合,让喀什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了对潮菜技艺体系的理解。

二、潮汕文化深研:从城市地标到山海探秘

研学路线串联起潮汕文化的多元切面。在汕头市镇邦美食街与小公园历史街区,骑楼建筑与老字号食肆交织出百年商埠的饮食文化脉络,师生们通过品鉴粿汁、蚝烙等特色小吃,解码潮汕“食在广州,味在潮汕”的饮食哲学;在南澳岛,师生团队走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试吃南澳紫菜、宅鱿等地理标志产品,了解农产品电商运营模式;走进由粤东技师学院学生创办的达江海鲜大排档,考察“产教融合”实践案例,随后登临青澳湾“自然之门”地标,探访海防史馆博物馆,在山海景致中感受潮汕海洋文明的历史积淀。

三、校企协同观摩:从教学场景到产业一线

校企实践环节聚焦技能与产业的衔接。师生们赴潮人潮菜研究院等场所开展校企观摩与交流,围绕地域菜系融合、职业教育创新等主题进行研讨。双方就食材应用、工艺互鉴及课程建设等方向展开交流,为推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提供思路。在南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实地考察中,师生通过产品试吃与模式讲解,直观了解地域特色食材如何通过电商渠道实现品牌升级。这种“校内实训——企业观摩——产业调研”的递进式体验,为喀什教师的课程设计提供了鲜活的产业案例参考。

四、粤喀文化联欢:晚会搭起情谊桥梁

6月16日晚,粤东技师学院举办欢迎晚会,以热烈的文化联欢迎接喀什技师学院师生。晚会现场,粤东技师学院茶艺社团带来《一技能动起来》,将茶艺技艺化作舞台上的动态展演,舞蹈社带来的精彩表演赢得阵阵掌声,随后喀什技师学院师生带来新疆舞蹈,以明快的手鼓节奏点燃全场。晚会迎来高潮——粤东技师学院书记何启谋怀抱吉他登台弹唱,旋律与全场大合唱交融。两地师生在欢歌笑语中深化了文化共鸣,用艺术联结起跨越万里的职教情谊。

五、研学圆满收官:从技能提升到情谊绵长

6月18日上午,研学活动在欢送仪式中落下帷幕。在长达30余小时的火车归途中,喀什技师学院学子们分享跨地域学习的深刻感悟时,手中仍攥着返程火车票——这张跨越 4000 公里的车票,恰如他们研学旅程的缩影:在粤东技师学院潮菜实践课上,通过制作牛丸汤、炒河粉等菜品,深刻体会到当地学生自主备料的细节意识,更在老潮兴非遗馆观摩粿品制作时,读懂潮汕“以技塑形”的匠心。漫步汕头小公园与南澳岛时,骑楼历史与海洋文明的交融,让他们直观感受地域文化魅力。带队教师则表示,将借鉴粤东“产教融合”模式,把潮菜标准化工艺融入新疆菜教学,如在馕坑烤肉中尝试潮汕调味逻辑,并计划与喀什企业共建研发实验室,通过增设饮食文化模块,让学生从潮菜技艺中理解地域历史脉络。

这场跨越千里的研学活动不仅让师生在潮菜实训与文化体验中实现技能与认知的双重提升,更在两地师生的歌舞联欢中,让“粤喀匠心”在跨地域的技艺互鉴中焕发生机,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筑牢情谊基石。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