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提升活动 | 在这堂课上,我们习茶艺、学茶道、悦生活
日期:2022.11.03
“正衣冠、净双手、 调气息、平心绪、掏清水、置炉上、活火煮、候水沸”,一声声响亮的朗读声从A栋教学楼207室传出,别样的内容不禁让人驻足,这是潮菜烹饪与旅酒管理系为其它学系的学生精心准备的素质活动课堂——学茶艺、习茶礼。
开课前,茶艺老师王晓冰让同学们正衣冠、挺身姿,用响亮的声音朗读《潮汕工夫茶艺“三字经”》。
随后,王晓冰老师以“三字经”为切入点层层引入,从茶叶的起源、中国六大茶类、茶艺礼仪与潮汕工夫茶等,传授了接待、奉茶、续茶、品茶四个方面的茶艺礼仪,并讲解茶叶的分类、泡茶六要素、泡茶的器具选择、盖碗的注水方法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实用的茶艺知识,示范每一件茶艺器皿工具的使用方法,用心诠释了识茶、煮茶、泡茶、倒茶、品茶的潮汕工夫茶流程,一整套示范动作如行云流水,传统文化之美在氤氲的茶香中缓缓流淌。
“一看二闻三品,一口为润、二口为饮、三口为品”学生们在老师与茶艺专业同学的带领下,利用桌面上的茶具一一效仿,现场演习茶艺技艺和礼仪。识茶、泡茶、饮茶、品茶,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在悠悠茶韵、袅袅茶香的慢时光里,大家交流着茶艺之道,品着自己的茶艺成果,感受着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茶艺老师一举一动都带着一种古典美,大家静静的聆听,品着温暖的香茗,仿若置身于茶的世界。
参加一场沉浸式的茶艺活动,
同学们有什么别样的感受呢?
2019G5汽车维修高技2班黄鎧旭
茶的韵味,是由心的味道决定的,所谓“茶禅一味”,弄茶时专注于安然自在的深处,常常带我走进心中的宁静。这次有幸参加了茶艺专业主持的潮汕工夫茶主题素质课堂,以前我对茶的认识也都是受家里的熏陶,对此我也是抱着期待来学习。走进讲座现场,古筝、檀香、旗袍、茶具,就连场地的部分装璜都是木制的,处处都充满了茶艺的古韵美。
刚开始时,大家一起朗读潮汕工夫茶“四段十六式”以及“三字经”,其含义就是工夫茶的冲泡流程,主要分四段,“备茶,洗茶,冲茶,请茶”,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冲茶里面的“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描述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读完这些后,我对茶艺的认识又进一步了,对工夫茶的兴趣也逐渐高涨。开始介绍茶的起源,原来茶之前是一味药,是伟大的神农将它带向这个世界,经过岁月长河的冲洗、浸泡,慢慢的衍生成现在的茶艺,成为了一种文化。介绍完茶的起源,我们的小老师也开始他的表演,沸水高起,飞流直下的势头冲向壶中的茶叶,迅速浸泡。拿起壶盖向内画圆,代表揽客。放下壶盖流出一条缝,方便茶水流出。茶色,茶香在此时融为一体。品茶也有讲究:先看茶色,后闻茶香,小口品尝,回味茶韵。后面我也尝试冲一泡茶,茶壶表面如沸水一样滚烫,无名指紧贴茶盖,大拇指固定住茶壶边缘,剩余三支手指稳定在另一边。茶水倾泻而下,浓厚的茶色在灯光的映照和玻璃壶的反射下晶莹剔透。
在茶水和点心的陪伴下,为时一个半小时的素质课堂结束了,让我有些意犹未尽。这次素质教育使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生活有了很大启发,比如礼仪上效仿,增强了为人处世和待客之道,也希望在我最后的校园时光能有更多这样的观摩机会。
2019G5汽车维修高技2班王钦培
从小到大我都一直在喝茶,却都是基于简单的生活需求,就像饿了就要吃饭、冷了就要添衣一样,虽然对于茶道一直心向往之,对茶道更丰富的内涵我却基本没有了解。这次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茶艺讲座,让我有了很多的体会。
在上课开始时,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茶的知识,包括茶的由来、分布、种类、文化内涵以及和医学、植物学等学科的紧密联系等,丰富了我们对茶的认识。老师还亲自示范泡了一壶茶,并让同学们也尝试了一下,最后让我们一起品他们泡的茶,让我们体会有什么区别。我们发现老师泡的茶无论是色泽还是香味都要更加浓郁,续水后茶的味道也没有减少多少,而同学们泡的茶在色泽和香气上也要差很多。老师告诉我们,茶道与养生一样,强调眼耳鼻舌身的协调,泡茶就像为人处世,不能太过急躁,茶叶也是有灵气的,在加水的时候不能直接加到茶叶上,而应该沿着杯壁加进去,让茶叶在水里翻滚、发散,只有这样才能让茶叶充分“激活”,而同学们往往倒水的时候比较急躁,直接倒到茶叶上把茶叶内部的细胞都给破坏了。老师把为人处世的道理通过茶道向我们阐述,同学们都受到了触动,明白了泡茶同时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而接下来的亲身实践更让同学们深刻的领悟到这个道理。
泡茶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也是加深情谊的过程,茶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热情、谦逊、友爱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也许这就是几千年来茶道源远流长的秘密之所在吧。
虽然上课的时间只有不到两个小时,而我们学到的东西却很多。心神不定时,泡上一壶好茶,品茶思人,感受情谊的温暖。希望学校更多的举办这类素质教育课堂。
本次活动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活动提升活动中的“跨专业特色课堂活动”之一。各教学系通过特色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展示教学系的专业特色,其它学系的学生进行学习体验,增加了教学系之间的交流,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是我院创新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方式,着力打造的思政教育品牌,进一步提升了思政教育亲和力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