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为期一周的工学一体化三级师资培训
日期:2024.09.16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工学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成效,全面推进实施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8月20-26日,学院选派30名骨干教师参加为期一周的工学一体化三级教师培训。
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十四五”时期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实现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动员会上,教务部副部长吴海辉对老师们提出培训展望,希望参培教师能不忘职教初心,勇担时代使命,通过学习深造,苦练内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本次培训班为期7天,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围绕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设置了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编制、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课程终结性考核组织与实施、教学场地和设施使用管理等多个任务。通过案例分享、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旨在让参训教师初步具备开展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组织考核实施、用好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等能力。
在一周的培训过程中,老师们通过与其他学校老师团结合作,顺利完成所有任务,30名老师中有16名获得优秀学员称号。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之一,在于教学理念的深刻更新。通过培训,他们意识到工学一体化教学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的简单结合,更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习成为一种主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这一理念的转变,将引导老师们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在总结培训成果的同时,老师们也深刻反思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在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平衡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老师们将用此次培训收获到的知识和经验,在未来的教学研究中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工学一体化培训既是学院积极锻造新时代教师队伍、深入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具体举措,也是着力推动学院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更是促进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工学一体化教师队伍培养新模式,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技能精湛、育人水平出色的高素质工学一体化教师队伍,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