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艺术大讲堂开讲,潮人书画彰显文化魅力
日期:2025.07.18
6月26日晚,学院艺术大讲堂在金新校区精彩开讲。本次活动邀请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张热云教授,带来“山水画中的中西表达与文化认同”专题讲座。学院党委书记何启谋率在家院领导班子、健康管理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学院教务部部长蔡锦韩主持。
讲座上,学院党委书记何启谋在发言中指出,张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而深刻,不仅涵盖了中西方艺术的精髓,还重点阐述了潮人书画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价值,使在场师生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环节,对艺术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何启谋勉励全体师生,要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将专业技能的精进、文化修养的积淀与艺术素养的提升紧密结合,通过跨学科融合与创新探索,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优势,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需求。学院也将持续策划并举办高水平艺术交流活动,以此助力学院全面提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为艺术学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促进包括潮人书画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得到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
讲座中,张教授分享了其深耕艺术领域多年,对中西方艺术深刻独到的见解。她结合经典作品对比分析,从哲学基础、表现手法等维度,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中西方艺术的文化特质。张教授指出,中国山水画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着重强调“以形写神”;西方风景画则受“人本主义”和科学理性影响,注重透视与写实再现。在谈及中西艺术从冲突到融合的发展历程时,张教授介绍了明代以来中西艺术交流的实践探索,还特别提及潮人书画在这一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潮人书画兼具传统文人画的气韵与海洋文化的开放包容,是中西艺术融合的生动体现,为中西方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宝贵的本土实践案例。同时,张教授展望了现代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带来的新机遇,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创作既要积极吸收多元文化养分,更要坚守文化主体性,而潮人书画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正是坚守文化主体性的鲜活范例。
活动现场,张教授展现其所创作的“潮州广济桥”主题丝巾,丝巾上的广济桥元素融入了潮人书画的笔墨韵味,尽显潮州文化特色。同时,张教授向学院赠送以“汕头小公园”等地方标志性建筑为设计灵感定制的文创马克杯。这些作品不仅融合传统水墨技法与现代设计理念,更凸显潮人书画元素在其中的独特价值,展现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生活中的创新实践与应用价值,也寄托着艺术家对学院师生艺术发展的美好期许。
此次艺术大讲堂的成功举办,为学院师生搭建了一个深入了解中西方艺术、感悟文化魅力的优质平台。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打造高水平艺术交流品牌活动,不断推动多学科与艺术领域的交叉融合,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赋能,让艺术之花在校园中持续绽放,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