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序,茶香作别—— 潮菜烹饪学院这场煮茶会有“醉翁之意”
日期:2025.07.04
6月18日,一场融合识茶、煮茶、点茶、茶艺表演、茶调饮和茶事美学的“别亦难”主题茶会在北山湾校区A栋207举行。校领导何启谋、黄海京、柏雪梅、吴伟烈等领导参加茶会并为茶艺专业实习生赠送实习纪念品,学院茶事美学导师郑毓祥亲手设计主题茶席并为学院煮茶社即将实习的学生赠送礼品。潮州歌册市级非遗传承人麦微纯大师、知名主持人卓帆女士和茶文化爱好者郑木藩先生共同见证茶艺专业实习生这一深情时刻。
茶席茶境寄意
“当老茶遇上青春,是陈韵与创意的对话。”茶会现场,最引人瞩目的是茶席设计。郑毓祥老师分享茶席设计理念时介绍,整体设计紧扣“别亦难”主题,传递师生情与感恩之意。
上方悬挂的是汕头书协主席谢佳华所书的“别亦难”主题会标,高端大气,富有文化感染力。茶台米色桌旗左垂及地,象征师生情谊绵长。右侧白瓷群像中两学生向老师行大礼,象征“感谢师恩”的深情致意,环伺的白瓷蜡烛台寓意老师“蜡炬成灰”的奉献精神。左侧枯木挂倒流香炉,焚香营造沉静优雅氛围。以仿茅草雨伞营造长亭送别场景,下设煮茶炉,呼应古人柳下饯别的传统。
茶会茶情交融
主题茶会共设东风茶遇、烛光茶聚、夜吟茶话和探看茶程四个篇章,将来自四面八方的茶艺学子因茶相遇、因学相聚、为茶话别、为茶启程的学技立业历程在茶会上展现出来。
茶会以“东风茶遇”开篇,在宣传片与古筝的悠扬旋律相映成趣的气氛下,古风舞蹈社开场舞《播种希望》以翩跹舞姿为整场茶会注入蓬勃生机。关灯点烛之际,“烛光茶聚”篇章在暖黄烛火中展开。
茶艺专业学子带来《茶韵深处觅华章》点茶和茶艺表演,以提壶注水间的优雅韵律,诠释茶道“和、静、怡、真”的精髓。
随后的“老茶与青春”品饮对话环节别开生面:煮茶社同学以老珠茶烹煮纯茶,茶汤中弥漫的陈香恰似师生情谊的绵长;欧惠算老师带领的调饮队则以老珠茶为基底,创新调制出桂影椰香、芒香柠语等五款新式茶饮,让传统老茶在鲜果与花香的碰撞中焕发新“味”。
在师生们品尝茶汤并将感悟书写于书签的互动中,潮州歌册传承人麦微纯老师以潮汕方言吟唱《崎香园记》,非遗声韵与茶香交融,让千年茶俗在现代场域中重焕光彩。随后的“夜吟茶话”篇章,则弥漫着诗意与温情。
古风舞蹈社以一支《声声慢》渲染着离别的缱绻,茶、诗、吟、诵在“围炉话别”中相遇,将氛围频频推向高潮。在“探看茶程”终章里,“时光胶囊”仪式成为最动人的注脚:岗位实习学生在茶笺上写下给未来自己的寄语,封存于茶罐中待毕业启封。
靳奥情同学的空灵鼓《但愿人长久》与陈柳瑶同学的古筝《渔舟唱晚》交织成音画诗境,当师生们将茶笺依次放入茶罐,封盖的动作仿佛将此刻的茶香与情谊定格为永恒。
茶礼茶语赠别
在茶会上,校领导向茶艺专业实习生赠送定制盖瓯,寄望同学们用好茶器、做好茶事、优雅从业、优雅生活,冲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党委书记何启谋在讲话寄语中以“你给我可选的现在,我给你可期的未来”的承诺,为学子们的职业道路点亮明灯,注入激情。
郑毓祥老师则向煮茶社岗位实习学生赠予定制煮茶锅与茶叶。他嘱咐同学们,今天茶会同学们通过煮茶、敬茶感念师恩、致谢师情;回到家里,同学们记得要用这茶锅与茶叶,煮一杯茶汤,向父母敬茶,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潮菜烹饪学院院长许实霖以一首即兴创作的《鹊桥仙・别》诗词,为这场茶香与诗意交织的盛会再添人文华彩。结句“探看青鸟更殷勤,新程启,阳光大路”以“青鸟”典故喻指茶会中传递祝福的师生情谊,“新程启”三字既对应“探看茶程”终章的仪式感,更以"阳光大路"的明快意象,为岗位实习学生的未来征程注入希望。欧惠算老师朗诵的《毕业・出发・青春》则以“凤凰花年复一年地红,永远有人正年轻着。只是那树下的点名册,再也不会是同样的名字”引发全场共鸣,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学子们的殷切期许。
这场茶会不仅是一场茶艺展演,更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精神对话。从老茶烹煮到新饮调制,从古筝雅乐到歌册吟唱,茶艺学子们在茶席间感悟着“别亦难”的离情别绪,更在文化传承中读懂“相逢有时”的使命担当。愿他们带着茶会赋予的文化底气与创新勇气,在未来的茶程中续写出更多属于新时代茶人的芬芳篇章。
附:鹊桥仙·别
东风茶遇,烛光茶聚,茶里探寻茶趣。人文技艺炼菁华,茶氳美,万千词赋。聚欢难别,长吟茶话,茶中寄情茶悟。探看青鸟更殷勤,新程启,阳光大路。
许实霖202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