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里的家国情!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与历史深情相拥
日期:2025.06.18
当泛黄的侨批遇见青春的脸庞,当百年的家书叩响新时代的心房,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会迸发怎样的火花?5月2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3级Z3旅游与酒店管理1班(中环酒店管理)师生走进汕头侨批文物馆,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通过沉浸式体验、实践探索与理论升华,学生们在侨批文化中感悟华侨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理论“燃”起来:从历史照见青年担当
活动伊始,带队教师以“从侨批到新时代”为教学主线,通过三重视域建构知识图谱——将泛黄的侨批书信化作职业道德教育的鲜活教材,使百年商埠的诚信传统升华为文化自信的精神基因,最终将跨洋捎带的“银信合一”现象延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注脚。吟读着侨批中"虽隔重洋,心系桑梓"的字句,同学们感受着这份华侨精神,更进一步领悟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格局——立足专业、心怀天下。
侨批“活”起来:沉浸体验见初心
学生们化身"写批人”、“侨批从业者”、“收批人”等人物,通过角色扮演复刻侨批传递场景。从海外寄送、分拣到送达,同学们在模拟中体悟侨批背后“银信合一”"的智慧,更感受到送批人跨越山海的责任担当。“握着这份‘侨批’,仿佛触摸到了华侨前辈们对家乡的牵挂。”参与本次活动的熊辉同学感慨道。
文脉“动”起来:探索中传承文化根脉
在文物馆探索环节,同学们分组完成“寻找侨批中的法治与家国”任务。他们仔细记录体现契约精神的汇款单据、拍摄融合书法与外文邮戳的侨批实物,从一封封泛黄的家书中解码诚信精神与家国情怀。在寻找“潮帮批脚三件宝”的过程中,见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职业精神在特定时代的迷人光彩。在探索侨批局历史的过程当中,感受着老一辈潮汕人家国同构的集体意识和守望相助的协作理念。
这场穿越时空的思政课,让华侨精神从历史档案中鲜活走来,化作新时代技能人才的精神基因。我院将持续打造“行走的思政”品牌,让红头船精神、侨批文化在青年心中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