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技艺,品茗单丛魅力

日期:2023.11.28

“老师,请问蜜桃乌龙是如何种植的?我喜欢喝蜜桃乌龙,想知道它是怎么种出来的。”一位来自文秘专业的李同学略显羞涩地向郑惠丰大师提问,李同学忍俊不禁的样子不禁让现场的领导和同学都跟着笑了起来,他的提问给现场瞬时带来了欢乐和轻松的氛围,让更多的同学踊跃举手向郑惠丰大师询问茶艺知识。

此番热闹的互动来自11月22日学院非遗大讲坛第七期的现场。本期非遗大讲坛邀请到的主讲人是国家级茶艺技能大师、省级非遗项目“汕头工夫茶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非遗项目“乌龙茶精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惠丰老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启谋、副院长吴伟烈、柏雪梅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代表等参加本次活动。

共赏单丛魅力

“单丛”是潮州方言词汇,在普通话中是“单株”的意思,即:单株栽培、单株加工。郑惠丰以单丛的起源与概念切入主题,向在场领导和学生介绍了一款极品单丛茶的生产,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高山名地,适宜的气候条件;生态的栽培技术、健康的老丛茶树;高超的初制加工技能;精湛的精制加工方法。他强调,初制、精制加工技能方法的要领是要把单丛茶的优秀品质表现出来。

“我的人生有幸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一路走来,有跌宕起伏,有艰难险阻,就像一泡茶,有苦涩,也有回甘。”郑惠丰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跟着学习制茶、评茶。“以前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来自原产地,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个谋生的手段”,现在很多爱茶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说明这个行业焕发了新的活力,他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工夫茶文化的守望者,让特产“毛茶”在精制技艺的加持下华丽转身,变成色、香、味、形俱佳、品质稳定、特色明显的高级精茶制品,持续推动汕头茶艺发挥品牌效应,散发独有的“特区韵味”,将粤东乃至全省乌龙茶产业的核心技艺做强做大。

共话茶学发展

讲坛上,学院何启谋院长就“如何将茶艺专业扩大规模发展”与郑大师做了探讨。

何启谋:如何打破茶艺专业招生瓶颈、拓展茶艺专业学生就业范围、提升专业含金量,让茶艺与创业能够新旧融合创新发展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想请教郑大师茶艺专业的未来该如何发展?

郑惠丰:未来我们可以筹备开设一个制茶技师班,甚至制茶大师班,配套相应的设备与师资,打造专业茶艺团队,围绕茶艺来制定教学计划,让整个茶艺产业技艺贯穿起来,培养出一批能制茶、能品茶、能管理、能研发的综合性茶艺人才。茶艺专业的招生瓶颈在于社会对茶艺的认知度不高,认为学完出来就是做服务工作。所以最重要的是改变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与方式,让他们不仅可以做技师也能做老板,打破社会对茶艺的固有认知,我们就可以打破招生瓶颈。

何启谋表示,学院开设非遗大讲坛的目的在于展示非遗无穷魅力、传承非遗技艺、带动非遗新创业。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悟到茶艺之道,享受当下美好生活,学好立身之本的技艺,在未来能够制出精品茶叶,讲好茶叶故事,发扬茶叶特色,在茶艺赛道上精钻细研,真正实现“学一技之长,立一生之本”。

共学茶道之魂

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同学们踊跃地围绕单丛茶的香型归类、种植方式、复焙方法及茶名缘由等问题向郑惠丰大师提问,大师热情地为大家作了详细解答。郑大师着重指出,优质的单丛茶需经过熟练技师的精心提炼,方可打造出精品。在此过程中,技师应做到心领神会,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领悟茶叶的特性,严格遵守核心技术标准、保证品质和特色,从而掌握技艺的关键要点,使其独具特色且不可复制。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悟茶之道,扎实理论功底,熟练操作技巧,未来能够在茶艺产业上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的年轻人走进茶艺、学习茶艺、传承茶艺。

在场学生听了这场酣畅淋漓的讲座都受益匪浅,纷纷举手表示想要跟郑惠丰大师拜师学艺,在结束之后更是将大师团团围住,想跟大师有进一步的交流与探讨。

2022级Z3茶艺与茶叶营销班 林嘉仪:我本以为凤凰单丛茶在我们潮汕人面前是平平无奇每日的必须品,但让我最没有想到的是它的工艺是多么的杂志与独特,分类和地理位置都多么的讲究,在这节课里我还学到了精制技艺使茶产区初加工生产的粗枝大叶、品质参差不齐的土特产“毛茶”华丽转身,变成色、香、味、形俱佳、品质稳定、特色明显的高级精茶制品,产生品牌效应,是推进粤东乃至全粤乌龙茶产业做强做大的必须核心技艺。

2022级Z3茶艺与茶叶营销班 余依芹:在我参加的讲座中,我听到了很多有见解和观点。讲座的内容深入浅出,使我对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讲座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老师善于引导我们学生思考问题,提出关键性的观点,激发了我们对于凤凰单丛茶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热情。讲座还设置了互动环节,使我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次讲座激励我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和提升自己。希望今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讲座,让我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2022级G5商务文秘班 林耿森:聆听了郑惠丰老师的茶文化非遗大讲坛,让我对凤凰单枞这类茶的制作工序的过程有了认识。在老师介绍的五种凤凰单丛茶的香型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黄栀香、芝兰香、密兰香。在还没听这堂讲座前我对茶的种类、味道一直是没啥区别只不过是贵与便宜而已,没想到茶的来源与它极为繁琐工序都是我们该传承下去的文化。

2022级商务文秘班 李丰杰:倾听了郑惠丰老师的非遗大讲坛之后,让我对“茶”的认识颇为受益。原来茶还有这么多种类型;有乌龙茶、红茶、绿茶、铁观音等。通过这次受益匪浅的讲座,让我懂得“茶”,明白了茶的制作,让我喜欢上茶。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快捷通道